中国诺奖科学家屠呦呦团队在《柳叶刀》发文:支持2050年前根除疟疾
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三千万年,远远超过人类存在的时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它由寄生虫引起,通过被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据估计,2018年,全球89个国家有2.28亿例疟疾病例。2014至2018年期间,在减少疟疾病例方面没有任何重大成果。2018年的疟疾所致死亡人数为40.5万人,与上一年人数相似。
世界防治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为首个世界疟疾日。发病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对全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人而言,疟疾迄今仍是公众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
在2020年世界防治疟疾日,世卫组织加入了旨在消除疟疾的遏制疟疾伙伴关系,以促进“零疟疾从我做起”运动,这是一项基层运动,旨在使疟疾在政治议程上始终得到重视、筹集额外资源,并增强社区权能以对疟疾预防和医护工作掌握自主权。
屠呦呦团队长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屠呦呦本人更是花费了毕生经历,拯救了数以百万的生命,在Malaria eradication这篇评论文章中,团队指出(ACTs)仍然是治疗非复杂疟疾的一线治疗方法。面对青蒿素抗药性的上升,ACTs依然是武器库中的有效工具,只要我们选择了正确的辅助药物。同时也需要用明智、及时的方式使用ACTs。要对青蒿素和辅助药物的成分进行监测。团队最想看到的其实是一个不再有疟疾的世界。
屠呦呦 | 图片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屠呦呦 Tu Youyou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药学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